湖南传统工艺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 人物专题 > 正文
人物专题
刘香兰:巧手织就锦绣人生 教学促进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1-11-01 10:24:15      作者:     审核: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点击:

黎锦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古人曾赞美黎族织锦工艺“黎锦光辉艳若云”。在海南五指山,就有这样一位对黎锦抱有深切热忱且织锦技艺高超的黎族织娘。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南海工匠刘香兰。

说到对黎锦最早的记忆,刘香兰到现在仍然记得十分清楚,小时候只要一有空母亲总会拿起腰织机开始织锦,母亲织出来的黎锦颜色鲜艳,图案精美,非常好看。

刘香兰:“我13岁就跟我母亲学这个黎锦,当时就是说学这个黎锦(的人)也很少,不过对我来讲小的时候学这个黎锦吸引我的就是这个黎锦的图案和黎锦的色彩,就这一直以来一直在织。

这一织,就从小姑娘织到了嫁人,20岁那年,刘香兰嫁到通什镇番茅村,刚开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刘香兰便想着凭借自己这一门手艺赚钱贴补家用。

“那时候我们村里面有个黎寨在村头,所以游客过来,我们也可以卖这个黎锦,所以那时候就说黎锦很便宜,因为好多人都没有了解到黎锦的用处在哪里,所以我就通过这个黎锦来卖就有点收入。后来村头的黎寨旅游景点搬走了,游客少了,收入也变少了,织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刘香兰决定要创办一个织锦公司,把全村的妇女组织起来织锦。这样,一来可以让黎锦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来织锦,二来可以赚钱贴补家用,带领全村妇女致富。


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刘香兰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同年6月,被命名为《黎族织锦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香兰除了坚持不懈地探索、弘扬民族黎锦文化,她还通过各种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习黎锦技艺,传承这门技艺。常年以来,刘香兰在多所学校担任校外办学黎锦技艺班老师,并以个人名义举办黎锦单面织培训班、黎锦反面织培训班以及黎锦成品加工制作培训班。

刘香兰告诉记者,她还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门技艺,利用黎锦技艺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合理利用黎锦技艺,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南海工匠 刘香兰:要把更多的姐妹们召集起来,把最好的黎锦技艺传授给她们,也能够让她们得到这个技艺,利用这个技艺提高她们的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_eiUsbX_JP7mhjzFX9SG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