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传统工艺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 非遗要闻 > 正文
非遗要闻
【汝城香火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发布时间:2019-04-12 15:36:44      作者:汝城县文化馆     审核:  来源:汝城县文化馆       点击:

 

“香火龙”是客家人原创性的舞龙民俗,但在不同客家地区,其称谓却是多样的。赣南兴国县客家称之为“秆龙”、“秆龙灯”;三明地区客家称作“稻草龙”、“草龙”;台湾苗栗县三义乡客家则称之为“云火龙”;其他客家地区则还有“线香龙”、“香龙”等称谓。

目前仍然有传承舞香火龙习俗的客家地区或聚落,简明概述如下:

汝城香火龙作为客家香火龙的最优秀传统。汝城香火龙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四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制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圆龙不现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二厘米插一支“罗汉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罗汉香”长约六十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四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十一节构件用竹杆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煞是好看。

等到舞龙那天晚上七点钟,数十声三眼炮响彻夜空,应邀前来观龙的四邻八乡的亲友成群结队从各家各户赶来。七点半钟,在“龙灯会”的组织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一片珠光宝气。一时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欢声鼎沸。火光到处,红光闪闪,一片瑞霭祥烟,场面极度热烈壮观。龙灯会长一声令下,二十支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八人一组,其余每两人一扛,刹时间将一条三千多斤重的香火龙抬将起来,舞将起来。先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特别在水田边,天幕黝黑,香火龙将万点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壮,又轻盈,阵阵香烟随风飘动,整条香火龙就像在腾云驾雾。

三眼炮声、鞭炮声、鼓乐声此起彼伏,赞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热烈沸腾,亲近祥和,人们都将美好的希翼和人生的快乐写上笑脸,融入心灵。此情此景,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舞龙人和观龙人。

汝城舞香火龙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这时村民一脸虔诚郑重,绝无一点嘈杂嬉闹声。仪式过后将龙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龙”,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谓之“接龙”,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即烧谓“化龙”,“龙归天”。第二天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表演香火龙时,必有两龙(母龙和子龙)、两狮(母狮和子狮)、灯箱龙等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

汝城香火龙是用稻草、棕叶、竹片、竹杆和特制的龙香扎制而成的龙,特定于元宵节夜晚举行的舞龙盛会。流传于汝城县14个乡镇。

汝城舞香火龙制作技术复杂,花样繁多,工艺传统一般有圆龙和扁龙两种类型。其表演套路清晰,招龙仪式分为祭祖、舞龙、接龙、化龙。

2006年,汝城香火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来源:汝城县文化馆

http://hnwhg.ctwenhuayun.cn/issue/detail/5caeb5693a620e322eb953ed

 

关闭